4月19日至21日,我校承办的省教育厅2016年“名师送培”徐州市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在大马路小学举行。常州市武进区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副局长张志朝,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董建文,徐州市教育局师资处处长崔瑛、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副校长张茂杰、徐州市鼓楼区文教体局副书记张文、徐州市大马路小学校长张艳等领导出席开班典礼,会议由组宣处兼培训处处长苗苏莉主持,全市五县二区150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半,由我校承办,送培单位是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该中心是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拥有丰富的培训经验和资源。为做好此次送培,我校培训处与其积极对接,细致做好组织管理。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精心设计课程方案,聘请专家均为省内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培训中,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张志朝,开设题为《从<中国学生第二教材>的编写体例看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的专题讲座,阐述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责任和培养途径。金湖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吴汝萍、南京市长江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周卫东、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校长庄惠芬等三位特级教师,以及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员马伟中分别执教示范课,并结合课例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在故事王国里享受智趣数学》、《我们这样做课例》、《数学教学,教什么》和《站起来的儿童数学》,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欢迎。
培训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立足于新课程改革需求。2011版新课标实施以来,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大部分可以得到落实,但如何对基本能力、基本思想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依然是个难点。针对现状,本次培训确立了从“‘二基’走上‘四基’的思想方法和操作策略”的主题,确保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立足于理论实践融合。课程方案突出课例教学,5个半天的时间内有4个半天都是示范课堂和课堂观摩,既给予学员课堂实例的实践积累,又注重阐释基于小学数学学科本质属性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这种从理论与实践再到理论的培训途径,帮助学员实现理论层面提升的同时,又为后续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打下良好基础;三是立足于构建学习共同体。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省师培中心关于培训“实践性”转型,以及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要求,我校把本次培训地点放在了徐州市大马路小学。徐州市鼓楼区文教体局、大马路小学高度重视本次培训,组织区内小学数学教师参与活动,在实现培训资源放大的同时,大马路小学的办学思想、管理行为和教育教学活动对学员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成为培训课程资源的有效补充。四是立足于培训效果持续深入。本次培训得到了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师资处领导多次调度指导工作,对老师们开展后续学习与研修活动提出具体要求。我校注重课程资源建设,把培训的课件、视频资料提供给学员,由学员带回所在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活动,使更多的老师受益。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小学结合本次培训,以“深度教学”为主题,制订了校本教研的计划。学校培训处还将开展后续的跟踪调研活动,从培训的课程、师资、管理和效果等方面,听取学员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以更加优质的培训服务好老师们的专业发展。
学员老师给予本次培训高度评价,纷纷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本次培训的养分,把获得的新理念、新方法与同事们共享,大力提升农村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徐州市基础教育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