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下午,我校举办了“青年教师论文写作研修活动暨2024年新入职教师第四次集中培训”。活动旨在帮助青年教师提升论文写作能力,解决写作中的实际问题。本次活动邀请了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徐州市“三师工程”带头优师臧楠楠老师进行专题讲座。活动由科研处时道波处长主持。

臧楠楠老师的讲座以《笔底星河:青年教师论文写作的共进之道》为主题,从自身的科研经验出发,围绕青年教师论文写作中的难点和困惑,提供了从选题到撰写的全方位指导。讲座首先直面青年教师在论文写作中普遍面临的两大现实问题:一是“不愿意写”,二是“不得不写”。她指出,许多教师对论文写作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写作浪费精力、缺乏积累、难以上手。然而,论文写作不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她鼓励青年教师要从长远角度看待论文写作,将其视为理清教学思路、提升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论文选题方面,臧楠楠老师强调选题的重要性,提出了“小问题的阐述”和“真实性的感悟”两大原则。她建议青年教师应从日常教学中发现具体问题,选题切口要小,避免面面俱到或过于宽泛。她还举例说明如何使题目更具吸引力和研究价值。在论文撰写部分,臧楠楠老师将论文分为经验型、研究型和报告型三类,并针对经验型论文提出“案例反思型”“课题报告型”“课例说明型”三种形式,并提醒青年教师要避免写作中面面俱到、缺乏理论高度和选题过大等三大误区。

在分享讨论环节,时道波处长分享了多项有效的论文写作方法。他强调,在写作前需对小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对老问题提出创新见解,对共性问题注入个性化思考,并善于用新颖视角阐述常见道理。其次,论文选题需扎根教学实践,善于从日常课堂中发现研究契机,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辅助自己的论文写作,同时通过跨界学习拓宽研究视野,将其他领域的新概念引入教育研究。此外,写作过程中应珍视灵感迸发的“冲动”,及时记录碎片化想法,并养成“冷处理”后再反复打磨的习惯,以提升论文质量。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青年教师在论文写作中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方法,也增强了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