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务处 >> 活动撷英 >> 正文

通知公告

隐形的翅膀——记徐高师舞蹈队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2日 | 作者:教务处 | 点击量:[]

2009年5月21日,徐州高等师范学校舞蹈队在指导老师王洪娜的带领下,于学校大礼堂举办了专场汇报演出,20余位家长从各处赶来,和学校领导、近千名学生一起观看了演出。精心的设计,精彩的表演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张兴朝校长对演出的成功给以衷心的祝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舞蹈队的学生向观众展示了一份独特的“美丽”,而这份美丽是王洪娜老师和舞蹈队的孩子用辛苦、汗水和超出常人的努力换来的。

这支舞蹈队的成立,始于2006年初,那时,为了迎接百年校庆,学校开始筹备一台节目。刚刚大学毕业的王洪娜老师就成为舞蹈类节目排练的参与者,在张毅雯和李东升两位老教师的带领下,她开始了作为舞蹈教师的生涯。同年10月,一台节目在百年庆典活动中拉开帷幕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岁月如歌》、《小萝卜头》等节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徐高师的百年庆典献上了一份厚礼。此后,李东升老师退休,张毅雯老师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也减少了教学课时,一个学校舞蹈专业发展的重担压在了王洪娜的身上。从此,她和这支舞蹈队的30余名小队员一起,开始了属于她们的跋涉。

“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校庆过后,一批老队员相继毕业离校,仅仅二年级的李天一等人成了“顶梁柱”;但流不走的是一个团队的精神,靠着这样一种精神,舞蹈队一天天成长起来。08年暑假,她们用一个假期的摸爬滚打排练了10多个崭新的舞蹈节目,其中甚至包括两个男孩子表演的《七步诗》,此后,舞蹈队不断在教师节等文艺演出亮相,每一次都带给大家惊喜。08年12月,在江苏省高师音乐舞蹈节的比赛中,舞蹈队的三个参赛节目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音乐节的出色表现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09年,学校舞蹈队相继在徐州市纪念五四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徐高师校园开放日、彭城歌会走进徐高师等活动中精彩亮相,为学校赢得了荣誉。5月21日的专场演出是近一年来学生学习成果的汇报,也是我校在艺术教学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的展示。

一、取长补短,创新教学机制。

我校艺术班曾在上个世纪80年代红火一时,培养了一批现在活跃于文化艺术领域的人才。80年代后期停止招生后,学校的艺术教育借助一批优秀的教师得以在普师专业学生中开展。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学校生源素质的下滑,艺术教育也相对进入一个困难期,但学校坚持“以艺辅德、以艺益智、以艺健身、以艺促学”的办学思想,在书法教学、特长生的培养等工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3年和2004年起,我校逐渐恢复了美术和音乐专业班的招生,并开始了艰难的艺术教育崛起之路。这时候,以徐桂华、史美芳、严渭生为代表的一批有影响的老教师已经相继退休,离开了工作岗位,师资的传统优势不再,艺术教育的重任就压在了一批年轻人的肩上。怎样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教学重树我校艺术教学的旗帜就显得既迫切又任重道远。2005年,学校开始系科建制,艺体系的成立为音乐、美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教务处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艺术教学从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开始了探索。

2006年,将学校原由特长生组成的“兴趣小组”改设为学校舞蹈队,由张毅雯老师负责;05级06级新同学组建一支“基础队”,由王洪娜老师负责,两队分开训练,但人员根据学生训练情况进行流动。一年后,两队合并经过筛选后重组,正式成为学校舞蹈队,08年9月,新聘舞蹈教师马丽在08级新生中选拔队员再次组建“形体舞蹈队”从基本功练起,成为舞蹈队的第二梯队。

2008年,学校将原有兴趣小组改为选修课,特色活动课程化建设全面启动,舞蹈队训练在时间上得以保证;同时,学校也向兄弟学校学习艺术教学的好做法,好经验,08年9月,教务处协调系部,改变早自习上课形式,在艺术专业班推行“早功课”,舞蹈队和高年级音乐班开始了早自习练唱、练功,并逐步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舞蹈队的训练逐步正规化,常规化。

这样的教学模式,学校正尝试着运用在其它专业上。514班和612班已经开始了自己常年的声乐训练,一学期完成一至两个曲目,达到演出水平成为教学的目标;美术专业班每学期一次优秀作品展也无一例外……这样的专业学习也成为一种积累,它改变了过去一台节目、一次展出总是从计划、从设想开始抓起的模式。过程直接成为一种结果,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做到“一拉就响”,本学期的“校园开放日”、“彭城歌会”“五四广场演出”等活动都是靠着这样的积累成功完成的。

二、持之以恒,坚持才能成功。

舞蹈是形体的艺术,也是“吃苦”的艺术,舞蹈队的学生入队时大都是“零起点”,没有童子功的舞蹈训练师艰难的。但在王洪娜老师的带领下,舞蹈队队员开始用汗水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每天早晨,已进入艺术楼,你就可以听见老师的口令,看见一排排挥汗如雨的学生,这里,没有吵闹声,有时候甚至没有音乐,“一、二、三”是枯燥的,千百遍的重复是乏味的,但除了沉静的面庞和砸在地板上的“咚咚”声,你听不到牢骚,也看不到厌倦,有时候,临近考试,你会看到队员们一边将腿高高架起,一边手捧课本,念念有词。

08年暑假,王洪娜老师为了迎接省高师音乐节的比赛,开始了“封闭式”训练。一个夏天,当其它同学都享受着假期的愉快和家庭生活得舒适时,这一群孩子却吃住在学校,用一个暑假的时间排练了十多个新的舞蹈节目,她们说,大家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系科,时间上很难统一,要排练出真正像样的舞蹈作品是有时间上的困难的,而假期正好可以利用。学校的条件是艰苦的,但老师在,高年级同学在,就没有一个人会退缩。其中一些孩子放弃了和远在外地的家长团聚的机会,坚守在学校,坚持在训练场。

男生少,是师范学校的客观情况,会跳舞的男生少更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王老师开始在男生身上打起了主意,她说,男生在这个年龄“介入”舞蹈,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但她要试试看,她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在徐高师,也能练出会跳舞的男孩。514班的欧阳和祁原旭,这两个声乐专业的大男孩就成为第一批“男队员”,从最基本的走步、转身开始,从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开始,他们完成了《七步诗》的训练,虽然因为基本功的不足,他们的动作在难度上有所降低,但他们的投入和艺术素养使得其表演上并不逊色,这个作品几乎成为师范学校多年来男舞的唯一作品,在去王杰部队慰问演出时取得了成功。虽然此后因两位同学的身体发育等原因,这个舞蹈没有更多的参演机会,但王老师说,她尝试过了,她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给她一点时间,她会让学校的舞蹈队里再多一份阳刚之气。

随着外出演出次数的增多,舞蹈队训练的任务越来越重,周末能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但“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已经成为这个团队的品质。即使在音乐舞蹈节取得优异成绩之后,舞蹈队也没有放松训练的安排和要求,她们很快把目标定在了专场汇报演出上。为了提高基本素质,王老师又带着队员们练起了“芭蕾”,这种“纯粹的舞蹈”是美丽的,但练好它,不仅要流汗,还要留血。很多队员就在鞋子里塞上棉花、纸团来减轻痛苦,咬牙坚持,终于,在汇报演出中,大家看到了一只只美丽轻盈的白天鹅。

每越过一座山,就看到远处更高的地方,而要不断超越,就只能永不放弃,永不停息。

三、以老带新,精神就是作风。

学校有很多社团,这些社团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但就活动和训练的规范、严谨来讲,舞蹈队是堪为表率的。目前的舞蹈队队员来自4个年级、不同专业,已经形成了很好的梯队。这其中,老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也是舞蹈队的优良传统。

03级学生吴华,舞蹈队前任队长,校庆演出的“台柱子”,那个时候,每天训练第一个到的是她,最后一个走的还是她,无论多么辛苦,她总是收拾好所有的用品之后才离开。而每次演出,她都很好的照顾小队员,帮助她们化妆、着装,和小队员接下了身后的友谊,514班李天一就是在她的带领下一天天成长为新一任的队长。

李天一,514班学生,参加百年校庆演出排练时才是一年级新生,校庆的演出磨练了她的毅力,也锻炼了她的能力。作为舞蹈“尖子”,她的接受能力强于其它同学,但她从不因此自满、自傲。早在06年,她就是学校鼓乐队的队员,但随着高年级同学陆续毕业,新队员不断加入,所有的训练都会一次次重头开始,但无论练上多少遍,她永远像第一遍一样,认真、投入。

现在,李天一进入了高年级,面临着5+2升学考试的,但一批07、08级同学已经成长起来,711班苏琳做好了和李天一的交接准备,正承担起新的重任。一个团队的希望在于它的未来,在于它的生生不息,而学校舞蹈队正延续着一种优良的传统。

有了这样老师和学生,也就有了一种自立自强的精神。

王洪娜老师的奉献、低调、公正、严格也在影响着每一个人,她虽然年轻,但因为有一股子“气”在,所以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力量,站在训练场上,她就可以从容镇定,甚至说一不二。在舞蹈队,你永远不用担心人员不整、训练不到位;不要担心去演出了,谁来拿服装,谁来带道具;不要担心谁会迟到、早退、缺席。环境是可以塑造人的,一个好的环境就是一个磁场,吸引着大家向前、向上。

四、团结协作,凝聚团队力量。

任何一件事要做好,都是团队力量的体现。在舞蹈队内部,这是一个互助、和谐的群体。每次有鼓乐演出的任务,老队员从不会把新手丢下,“等“她们学会再来合练,相反,她们会自觉担当起老师的工作,一有机会,队员们就分成几个小组,由老队员带领着训练,所以,舞蹈队从不担心时间短、任务重,她们会靠着团结协作克服一个个困难,顺利完成全部任务。在艺体系,舞蹈队和声乐队、民乐队和谐相处,有声乐演出需要伴舞,她们从不推辞。在校外,她们和徐州兰成艺校、特殊教育学校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演出服装、道具甚至节目、老师都可以互通有无,形成合力,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精神是一种力量,也是一对隐形的翅膀,有了这对翅膀,我们相信,学校舞蹈队和其它社团都会飞得更高更远。

上一条:我校学生欧洋、蔡明宇获徐州市“十佳歌手”称号 下一条:我校学生音乐考级成绩优异

关闭

备案号:苏ICP备 08012367号-1

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版权所有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海河西路18号(市内乘坐19路、11路附线、95路在师范学校站下车向西100米即到)

邮编:221116 邮箱:xzgdsf@126.com 联系电话:0516-83507463  网站维护:信息网络中心

苏公网安备 32031202000183号